春天,为什么是抑郁高发期?

admin 情感挽回 30 0

最近刷到博主葛夕在微博发文称,春天容易抑郁症复发,自己最近也是因为抑郁下不了床,目前在加大药量。

「春季抑郁高发期」这话题从3月初开始就一直频上热搜。

不止是葛夕,很多抑郁的新患者和老患者在这段时间都频繁往返医院。

有心理医生也说到这个问题——“一到这个时候,患者就跟小燕子一样,年年春天到这里”

按常理来讲,春天应该是春和景明、充满希望的季节,为什么抑郁症会在这时候也跟着复苏?

春天,为什么是抑郁高发期?

1.善变的气温和湿度容易让人emo

春天的气温极其善变不稳定,这在南方尤其明显。就拿海南这个时间段的温度变化来说,有时候白天35°,夜里18°;有时候昨天35°今天18°。

早中晚温差变化大,一天跨越四季。这种明显的气温和湿度的变化,会引起人体内的褪黑素和多巴胺分泌失调。

《Nature》2021年发表研究指出,春天夜晚时间逐渐变短,褪黑素分泌会减少,我们的“睡眠-觉醒”周期失调,睡眠质量就会变差。有些人睡不好,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直线下滑。

另外,春天回温,人体内的新旧代谢速度也在逐步加快,快乐激素多巴胺的分泌速度赶不上消耗速度。人的情绪波动变化大,时而兴奋,时而低落。冬天过渡到春天,我们的身体正在经历一个慢代谢到活跃的过渡,很多人生理上不适应这种递减变化,会直接反应到心理层面。

2.高期待和现实的落差,让人倦怠

从刘禹锡的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,到史铁生的一句“整个春天,直至夏天,都是生命力独享风流的季节”。

古往今来,春天一直是被赋予希望、生机的季节。感觉春天一到,未来皆可期,人在这个时候对前途是满怀期待的。但回到现实,这种对未来的热情又被浇灭。

很多行业在年后这段时间,正是业务繁忙的时间段,各种年度计划,新项目的启动......工作压力持续攀升。

根据马斯拉赫的倦怠理论,人在工作中因为过度的情绪投入而感到情绪资源耗尽,最后会出现疲惫、倦怠、缺乏活力等状态。

春天带来的“活人感”会被每日繁复机械的工作疲惫感逐渐消耗,最后取代。

3.春天对过敏人士并不友好

在北方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,一到春天,柳絮纷飞,空气中弥散的花粉变多,这简直就是过敏人士的噩梦季节。值得关注的是,过敏会引发呼吸道的炎症反应,会触发抑郁。

据研究表明,神经炎症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神经递质失衡,从而影响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。

人在过敏的时候,情绪难以保持稳定状态。尤其是对于一些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群体来说,春天的花粉、柳絮引起的过敏可能会加剧他们的情绪低落和脆弱感。

春天躲不过,怎么办?

学着葛夕的做法,“如果真的不舒服难熬,看医生,拿药,坚持服用。”这个时候,不建议吃药的抑郁患者减药或者停药。本来心理情绪就有所波动,再不用药维稳,肯定容易发病。如果真的发病了,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,不要硬抗,可以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,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治疗。